2015年广州小升初被家长们戏称为“史上最累小升初”,全市取消推荐生制度、禁止考试招生、民校面谈入学……种种新政让不少家长直呼“好累!”按照该政策规定,从2016年起,全市公办初中学校将把特长生招生比例控制在5%,特长生“黄金时期”只剩最后一年。尽管如此,在这个寒假,艺术特长班的火热程度却丝毫未减。少年宫、培训机构等招生早已满员。专家建议,家长不要为了功利的目的逼着孩子去培养特长,而应从孩子个人兴趣爱好、全面发展等方面来考虑。
新政:2016年特长生比例大幅缩减
记者了解到,据《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意见》,广州的小升初仍保留一定比例的体育、艺术特长生。国家、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市教育局审核批准的艺术特色学校,可按规定招收不超过当年本校招生计划10%,最高不超过16%。但根据《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2016年,经允许的公办初中学校招收特长生的人数占招生计划比例控制在5%以内,这意味着特长生人数将锐减一半以上。以越秀区为例,去年越秀区特长生招生计划为888人,如按照政策规定,到2016年,将大幅缩减或只剩400多人。
根据以往惯例,不少学校在招收特长生前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比赛,如去年广东省实验中学举办的“省实杯”学生才艺邀请赛。而大部分学校特长生招生文件一般4月底5月初出台,特长生家长们仍需耐心等候。尽管2015年广州小升初特长生政策不变,但不少家长都担心,有的学校是否将缩减今年的招生比例以适应明年的政策变动。
市场:艺术特长培训仍火爆
与中高考艺术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相比,小升初特长生培训显得更加分散,家长们仍以少年宫作为孩子兴趣培训的主要阵地,这从每年少年宫报名的火爆情况就可见一斑。在今年一月初,广州市少年宫2015年第一学期新生报名人数创出新高,申请人数同比去年增长25%,而最受学生欢迎的还是美术、舞蹈与合唱等艺术类课程。
记者从市内几家少儿艺术类培训机构了解到,这些机构虽然没有专门为小升初开设的集训班,但仍有不少人是冲着特长生升学来学习的。学生需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的班级,如基础入门班或提高班等。“我们这里按照能力编班,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课程和老师。”月泉琵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解释道。至于最近的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收紧是否有影响,该工作人员表示:“没什么感觉”。
广州测向体育俱乐部是广州地区唯一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的专业俱乐部,每一期培训班都会吸引不少人报名。据俱乐部教练透露,这两年以来,俱乐部每年都会有差不多20多个来自不同小学的学员通过无线电测向特长生进入理想的初中,尽管如此,他也奉劝家长,如有意让孩子们接触这项运动,应“要以孩子兴趣为主,不能太功利化。”
家长:学艺不仅是兴趣 也是为升学
对小升初特长生而言,今年还能捉住比例缩减前的最后一班车,影响并不大。但对于今年读五年级,准备走特长生道路的学生们来说,就绝非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中多半人将挤下“特长生”这一班车。据了解,往年招收特长生的时候,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不免带有一定功利性。对于新政的施行,有家长认为,孩子有一技之长却发挥不了“作用”,有些吃亏。但也有家长表示:“就是不是为了升学,孩子多学一些艺术,有一定特长,也能提高综合能力。”
家住广州市荔湾区的李小姐女儿敏敏今年就读小学五年级,敏敏学习琵琶已经两年有余。对李小姐而言,琵琶不仅是孩子的兴趣,更是小升初进入名校的“敲门砖”。据悉,目前广州市不少老牌名校,如四中等都有民乐类的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琵琶也是其中一项。“孩子以前学过一阵子琵琶,我们怕影响她学习就没让她继续学。后来我看她的成绩在年级里排不上很前,肯定和别人竞争不来,如果等电脑派位,我们只能直升对口中学,这选择太少了!所以只好让孩子重新学,试试走特长生的道路。”李小姐说。
对于敏敏毕业刚好赶上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政策收紧的第一年,李小姐无奈地表示,“没办法,还是要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