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热潮仍在涌动。3月27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理大专项基金”在深圳创业学院举行2014年度颁奖仪式,香港理工大学12家校友企业成功通过审批,各获20万元无偿作为新生企业的启动基金。获批企业业务范围包括从事社区幼儿娱乐与教育的亲子乐园、便携式移动设备、高等教育综合信息服务商、遥控器应用程序、社区健康监测网络等。2015年度的创业种子基金目前仍接受申请,截止时间是5月18日。
专家:失败也能为下一次做准备
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院长黄亮表示,当前的创业环境好,互联网时代已经将传统的供求、买卖从人们的关系网中改变,新生事物成长空间大,市场广阔。然而需要认清的一点是,目前年轻人创业成功率并不高,对于一个初创的团队,不管有多好的理念和技术,当真正走进市场时会发现,自己的项目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独家的,面对的便是接踵而来的各项挑战。“这个摸索过程也是积累创业经验、营商经验的宝贵财富,即便不成功,也可以为下一次做准备,到那时的团队就不一样了。而对于创业者,越年轻成本就越低。”黄亮说。
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可少走弯路
本届理大专项基金获得者、毕业于理大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曾镜锵分享说,他研发的智能药盒,是源于他对长期需服药的奶奶的关注。在他身边有许多类似的独居老人,生活很不便利,曾镜锵便萌生出制作一款有着服药提醒、跌倒监测、紧急求救及远程协助的智能药盒和互动APP,为长者家庭提供安全贴心的健康互联平台。产品现仍在工厂加工研发中,目前的最大挑战在于控制价格成本方面。
提及创业心得,曾镜锵建议初步创业的青年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参加一些创业培训,从中获得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创业信息,如关于组建团队、注册公司、知识产权维护、公司运营等,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另外,曾镜锵说,还需要有经济流通,企业才有活力。在创业初期,自己的团队就通过为其他企业开发APP等软件获取初步创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