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邓仲谋)上周末,第20届华罗庚金杯邀请赛(简称“华杯”)开赛。作为广州市既往最重要的赛事,华杯一直牵动着学生、家长以及各名校的心,由于今年华杯获奖不得直接与招生挂钩,其考试情况备受关注。
华杯考题:
不少源自四五年级知识点
今年华杯14道题,其中4道几何题、3道应用题、3道数论题、2道计数题、1道数字谜题、1道计算题,大体风格和往年相仿。不同的是,随着典型组合杂题的减少,试卷重点落回几何、数论、应用三大模块。
高斯数学集训队教练马朔老师认为,往届华杯易:中:难的比例是4:6:4,今年华杯的难度分布是5:5:4,今年整体难度略有下降。
今年华杯不少考题源自于四五年级的知识点,表明华杯一如既往地重视对思维的考察,并非一味追求难度和超前。
参赛人数:
表面上升实则大幅下降
今年广州华杯赛取消了初赛,并延迟公布获奖等级,目的是让华杯获奖与小升初招生脱钩。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梁锦文认为,广州华杯赛改变赛制,取消初赛是要减小备考压力;在初中招生后公布成绩,是要防止竞赛影响小升初招生公平。广州目前的升学政策不可能在短期的两三年内发生改变,这也意味着,靠华杯的获奖资格而免试直升初中,这种情况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了。
今年的参赛人数也发生了变化。华杯赛广州赛区分为小六和初一两个年级,今年两个年级总决赛人数为2200人,比去年略少,但小六生人数却不减反增,达1280人,比往年大约多了300人。
梁锦文对此表示,决赛赛场的小六生人数是上升了,但不要忘记,往年只有不到30%的学生能通过初赛进入决赛,换句话说,与往届接近4000人的参赛规模相比,本届参赛人数其实是大幅下降的。
华杯走势:
弱化获奖对初中招生影响
经历今年的变化之后,广州华杯赛会走向何方?梁锦文认为,可能会回归本来的“推普”目标。
如果要弱化六年级获奖对初中招生的影响,又能同时兼顾华杯赛原本的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普及数学科学的宗旨,梁锦文猜想一个极有可能实现的方式是开放华杯中年级组赛事,以及组委会在每年暑假举办精英赛或总决赛赛事:
首先,中年级组考题严格控制在四年级以下的知识点,更体现数学思维的巧妙、逻辑推理的严密,提前让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参与,能有效达到赛事的“推普”目的;
而华杯精英赛和总决赛则隔年在暑假举行。据悉,2015年暑假即将在惠州举办全国总决赛。精英赛和总决赛可谓是全国性的竞技交流平台,汇集了国内数十个城市乃至于海外的优秀学生。五年级以下学生参加毫无疑问能开拓视野,而六年级学生参加之时已经是7月中旬,奖项赛果一定对初中招生结果没有影响。
不同年级备考华杯
侧重点大不同
虽然广州华杯赛的热度在下降,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家长想一试身手。今年华杯赛对于1~5年级同学的备考学习有什么启示呢?高斯数学集训队教练们认为,不同年级,备考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二年级:侧重形象思维的训练,让孩子从生活出发,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四年级:在这个阶段,孩子所学的内容,更加深入,要让孩子从浅显的专题入手,逐步深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得孩子从爱学到乐学,主动去学习。可以从逻辑推理、计数、应用题、几何块让孩子逐步深入,通过计算和数字谜等培养孩子的数感。
五年级:这是华杯备考的最后黄金时期,这个阶段重点要提升数论、几何、组合、计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