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仲谋
4月15日是教育部门规定民校公布招生方案的时间。上周,数十所民校争先公布了2015年招生方案。对于即将到来的面谈,有广州民校负责人表示,他们面谈将“轻结果,重过程”。
对于面谈形式,各所民校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民校认为,面谈主要考察学生的品性、学习情况、爱好、志向、性格等。有的民校则表示,面谈招生也要考察学生的语数英综合能力。而广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今年民办初中招生坚决杜绝“口头考试”的行为,“哪怕连1+1等于几这种最简单的问题都不能问”。
笔者认为,面谈形式不是小升初的重点,各所民校采取的面谈形式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求学生说答案与说解题思路之间,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目前,广州小升初尤其要关注面谈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警惕民校提前暗定生源,面试沦为“走过场”。
所谓“过程公平”也就是学生家长有没有参与面谈的机会,这个过程要相对公平。但从目前民校公布的招生方案和招生简章来看,有些过往报名人数较多的民校已经明确,将提前进行资料审核或网上筛选,只有符合学校面谈要求,并通过筛选者,才能拿到《面谈证》,进而参加面谈。从民校的招生自主权来说,这没有问题。但民校进行简历筛选时,如何保证相对公平,尽可能少产生暗箱操作,依然让家长们不放心,考虑到某些民校已经通过机构进行过“秘考”,那些没有在机构培训的学生家长,是否因为没有参加“秘考”,就在简历一关被PASS掉,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但让过程公平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升学环境。
所谓“结果公平”,就是学生家长在面谈过程中,能得到相对公平的面谈结果,这与民校面谈形式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拿广外教育集团为例,今年该集团所有附设外校面谈准考证全部有条形码,通过扫码让考生随机分组;面谈考官打分扫描时看不到学生姓名、照片,考官网上打分后由系统自动计算,面谈结束就马上出成绩。虽然我们尚未知这种方式的最终效果,但民校采取措施保障面谈公平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小升初招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无论是“轻结果,重过程”也好,还是“重结果,轻过程”也好,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