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网,学校导航网大全,广东高校网,广州中职学校,广州课外辅导,广州培训广告,2015广州小升初政策,广州教育信息网,2014中学招生信息,广州校园广告,广州培训学校,英国留学,美国留学,澳洲留学,海外留学,高中留学,高考政策,异地高考方案,自主招生,中考中招,异地中考政策方案,成人高考网,成考自考政策通知,司法考试备考攻略,学历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招生简章,公务员考试备考政策,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
  • 图片标题1
  • 图片标题2
您的位置:导航首页 > 小升初动态 > 广州小升初出现4大变化

广州小升初出现4大变化

新闻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24

图片



 

  2015广州小升初民校面谈即将到来,近期各所民校已公布招生简章。记者获悉,首次采取面谈招生的民校今年将把面谈时间定在7月上旬,而五六年级的考试成绩将成为是否获得面谈资格的门槛。此外,虽然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竞赛”、“获奖”的表述仍存在部分学校的招生简章。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民校今年学费以5%~10%的幅度涨价,动辄2万~3万一年的学费,让家长感慨“学费贵”。

  报名大多从7月1日开始

  今年,广州小升初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将首次采用面谈形式。为此民办初中招生从报名时间、考试方式和录取安排都与往年有众多不同。民办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自主制定招生方案、面谈规则;自主确定面谈人数、名单。但报名、面谈和录取的时间则受到教育部门的规定限制。

  记者了解到,往年各民办初中的招生报名时间均由学校自定,以去年为例,报名最早的番禺执信、中大附属外国语等学校3月1日就开始报名,其它各校的报名时间普遍从4月延伸到6月份。而为了规范各校招生,今年首次规定,民办初中学校须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的第7天起,方可开始接受报名和录取学生。

  为此,各校的报名时间多数从7月1日才开始,比去年的考试时间还要晚。考试方面,前两年教育部门要求民办学校在一天内完成笔试,去年笔试的时间为6月29日。而今年,面谈的时间则有所延长。根据意见,今年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将在公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开始前两天完成初步录取工作,将名单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并于7月18日前与公办学校同步完成学籍建立工作。如省实附中,该校的面谈时间为7月3日至6日;中大附中的面谈时间为7月4至6日。真光实验学校的录取更抢在7月5日公布预录取名单。

  从面谈时间来看,不少民校都希望速战速决,基本集中在7月初前几天,因此各校面谈的时间会“撞车”,家长需要谨慎选择。值得关注的是,省实附中、真光实验两校都有扩招。其中,省实附中从去年的700人扩招为780人;真光实验更从360人扩招为460人,扩招超过1/4。而明德实验和广大附中白云校区的招生规模不变,前者招240人,后者招300人。

  面谈强调综合素质

  今年小升初民办学校招生录取从过去“一考定终身”变成由面谈来决定录取,如何面谈成关键。据了解,不少学校都认为,简短面谈难以判断学生的水平。于是,纷纷开设校园报名网站,让学生递交资料网上报名,并要求通过初步筛选的学生才能进入面谈。

  要进入面谈首先得准备好五六年级成绩以及简历。以省实天河附中为例,其面谈资料必备为:五、六年级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原件,同时要携带能反映自身成长的其他重要资料原件及复印件。有趣的是,有学校特别提出:全部资料整合后限A4纸一页。

  无独有偶,中大附中也要求,五六年级语数英学期总评为A的学生才有资格参与报名,通过学习网上筛选的学生领取《面谈证》后才有机会面谈。这意味着,小学五年级及六年级的成绩将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进入面谈的重要参考。

  有意思的是,由于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竞赛需要和招生“脱钩”,所以与去年相比,绝大部分民校的招生简章剔除了竞赛的要求。只是隐晦地提到“能反映成长的其他重要资料”。比如广大附校招生简章就定明:初试需提供“能证明个人综合能力的各级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校的简章只在面谈资料上做文章,但至于面谈内容,录取办法仍然比较“保密”,只强调以“综合素质”录取。如中大附中明确面谈内容为综合素质,而省实附中则要求按照智、体、美等方面综合素质择优录取。广雅实验学校别具一格,此前该校采取“冬令营”的方式向小学尖子递出“橄榄枝”,通过学生在校体验和活动表现而非考试来作为录取参考,而面谈当天的内容包括3分钟自我介绍。


收费普涨5%~10%

  相比起公办学校,想读好的民办学校不仅需要孩子有才气,还需要家长有财力。近年来,各所优质民校收费节节攀升。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今年民校的收费仍将持续上涨。天河省实采取寄宿制,今年每人每年收费标准为35500元(含学费、住宿费等;不含伙食费、校服费、交通费、医疗费等)。去年,该校初中的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2000元,涨幅达10%。中大附中去年的住宿生学费为14750元/学期。今年则涨至15500/学期,涨幅达5%。

  此外,去年,广州广雅实验是11000/学期,白云广雅为12000/学期。而今年的“行情”为:广州广雅实验11000元~14000元/学期,白云广雅12000元~16800元/学期。 当然,相比起高价学费,为了吸引优质生源,部分名校亦“出手阔绰”,给出高额奖学金,例如,天河省实设置了优秀学生奖,金额从每人1000元~20000元不等。

  “省实天河要3.5万,初中三年读下来没个15万看来搞不定。” 小霖爸爸说。 看到五位数以上的学费,不少家长大喊,这是“逼疯人”的节奏。“好不容易接受了12000元,现在又改成16800元,真的太贵了。” 马上要进广雅实验的小睿的妈妈说。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民办外校成“新贵”


  事实上,除了传统民校,近年来也有不少民办外国语学校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记者发现,由于今年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受到限制,民办外国语学校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华师和广外都各新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这样,广州就有近10所民办外国语学校,目前,民办外国语学校正成为今年小升初的“新贵”。

  记者了解到,虽然广州民校面谈招生今年是首次,但外地民校对面谈招生方式比较纯熟。有广州民校负责人参与过深圳名校面谈招生,他认为,面谈并不会如家长想得那么抽象。去年广州公办外国语学校出现面谈招生变成口答题目,这并不科学。今年该校面谈招生也会考察学生语数英综合能力,但并非直接让学生说出答案。比如给学生看一道题目,让他说说可以有几个解题方案,就可以知道该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我们面谈可以概括为轻结果,重过程。”该名负责人说。

  “我们今年面谈将引进一套系统,朝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式开展。” 广外教育集团总经理孙建军介绍,今年该校面谈的方案流程、组织和打分将更为优化。在公平方面,准考证全部都有条形码,考生随机安排分组。此外,面谈考官打分扫描时是看不到学生的名称和照片的。考官打分后,由于系统自动计算,所以面谈一结束就能够马上出成绩,避免以往人工计分过程中的出错。


  2015年广州市小升初时间表

  ●4月15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细则(含学校招生计划);各公办外国语学校公布初中招生计划。民办初中学校公布本校当年的招生方案。

  

  ●5月6日,各区教育局办理小学升初中跨区生、外地返穗生的审核手续

  

  ●5月20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指标分配细则。

  

  ●6月15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完成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指标分配工作。

  

  ●6月23~24日,广州市小学毕业考试。

  

  ●6月25日,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进行电脑派位或抽签,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进行招生录取。

  

  ●7月1日,民办初中学校接受学生报名。其中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学校在各区公办初中电脑派位两天前完成初步录取工作。

  

  ●7月14~18日,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完成公办初中电脑派位。

  

  ●7月18日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完成学籍建立工作。

今年民校新增不少学位

 

图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截至4月15日,广州市公布招生简章的民办学校有近30所。从公布的招生简章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今年广州市民办学校小升初呈现出三大特点:民校优质学位扩大、学校品牌特色凸显以及招生周期拉长。

  民校招生计划增加

  从已公布的近30间民校招生计划来看,立尚教育总校长唐刚分析表示,今年民校招生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学校数量变多,原来有32间民校,现在加上各类学校拓展到40所左右。比如说今年新增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等;二是从学费上来看,民办学校在去年基础上都略微有些上浮,平均上涨8%左右。民办学校越来越注重特色化办学,均加大投入;三是民校未来3年~5年出现办学分层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好的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好,差的或将面临转公办关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校招生有中,教育集团或某一个名校系列越来越成为招生的主力。以广大附中为例,其教育集团名下有6个校区和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今年旗下的白云实验学校(金沙洲校区)、花都实验学校、黄埔实验学校、南沙实验学校计划招生总人数达到1060人。

  招生周期普遍拉长半年

  从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公办学校保留特长生录取,但是名额非常有限,遏制择校成效初步显现。民办学校方面,是遵守教育主管部门的约定,采用面试,且报名面试时间均在小学毕业考以后。

  对此,唐刚分析认为,总的来说,从小升初民校招生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招生方式混乱。首先,从时间点上看,很多学校是从去年就已启动招生。其次,从招生方式来看,有面试招生,有特长招生,有课堂体验式招生等各种模式。相对于以往笔试“一刀切”上来说,内容上确实丰富很多。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或多或少准备上不够充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闭塞。二是招生周期加长。据了解,最早的名校在去年12月份已经开始招生,并且不少的学生已经提前“下车”。而新学期开学至今,各类小升初QQ群,各种掐尖录取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教育局政策规定来看,7月1日~7月12日是报名时间,甚至部分学校报名不足,到8月31日前,还可报名。从这个角度来看,招生的周期比以往拉长半年甚至一年。

  学生家长疲惫备考

  今年广州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新变化让不少家长备考疲惫又茫然。由于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不少学校暗地里选拔学生,家长从最初的兴奋到最后越来越麻木。很多家长都陷入了选择的茫然和择校的纠结中。

  不少学生都纷纷抱怨:“考试考怕了”,更有学生调侃“考趴了”!一些尖子生由于参加选拔活动多,拿到不少名校入场券,而家长由于有太多选择,却又不知道到底该选择哪所学校。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会担心,这样的状况是否偏离了政策指定的最初方向,而也会心生疑虑,究竟这些提前掐尖学校到底最后会不会“买单”。


  专家教你三招备考小升初

  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陈某在今年3月份就拿到了六中、广雅、省实天河的“预录取”机会。而助力他获得此机会的不是六年级成绩,而是小学五年级的学期成绩,均在295分以上,加上该同学参加了一些“杯赛”成绩突出。早早在3月份就“下车”。面对如此局面,有很多家长问:“是不是四五年级就要备考小升初才有机会?”对此,小升初专家、立尚教育市场部副总监赖爱涛表示,实际上提前做好准备可以省掉很多事情,小升初家长要注意如下事项:

  招数1.从政策上及早了解做好准备。

  以今年小升初为例,尽管政策上规定是今年7月份,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在去年6月份就开始圈学生。因此,实际上,小升初的准备工作是前移了。

  招数2.注意新教材改革的方向。

  新教材的改革,整体的社会评价变得简单容易了。真正了解教材的业内人士发现,新教材有几个特性值得注意:首先,知识点是前移了。比如原来六年级的知识点在四五年级就开始学习。其次,教材的改革确实对学生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了。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知识点更多了;二是难度降低了之后,很多学生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了一下,出现了“囫囵吞枣”现象。事实上小升初的择校选拔难度并没有降低,这就不得不进入到辅导机构进行“二次加工”。

  招数3.小升初的学习要前置,家长不要理解为课程和补习,这实际上是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包含着:一是课程和政策的把控;二是对学校的了解;三是对青春期学生发育的把控。

  在这样的环境下,业界专家建议家长,有时间要多参加一些讲座、参观名校行的活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学生在学习方面需要加强的,可以适当寻求辅导机构的帮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