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煲家系列漫画 □老唐
陈Sir扬言(第1807期)
教育的问题就是这样,是龙就上天,是虫就入地,有人成为社会精英栋梁,有人平淡一生草根百姓。半个世纪过去,我也没有见到发生龙入地虫上天的穿越传奇。
广州市民校小升初招生开锣。不少学校以报名+面谈+注册“一条龙服务”,开启了史上民校最快招录模式,一天内完成所有招生程序。据媒体报道,由于今年广州市教育局要求民校招生实行“免试”原则,因此几乎市内所有民校都采用了面谈招生。看看记者通过家长、学生搜集回来的面谈题目,我这个老人家也表示醉了。面谈内容花样百出,有的纯聊天,有的暗藏考试,而且题目令人心虚。比如,20秒看电脑屏幕记数字,20多个,然后背出数字。
不过,这条新闻在我看来还是传递了一个正面信息,广州的民校是受欢迎的,家长们打崩头都抢着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在我小时候,广州民间流行的一个童谣是“民办小学冇教育,教埋D学生偷腊肉”,民办学校出来的孩子当时在社会上饱受歧视。这段往事被今天的这条新闻彻底送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很好。民办学校可以成为优质教育资源,意义超出教育本身。
这条新闻还传递出这样一个问号,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多年的大背景下,小学生升个初中到底是个多大的事儿?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事儿,大家不必要搞得像高考那样让人提心吊胆。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学制是九年级制,初中全部下放到小学去办,这个小升初的考试恐怕连存身之地都没有了。你说这到底是多大的事儿呢?小学升初中时的我,还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并没有任何考试,按街道就近分配学位,至今看来也没出啥事儿,大家都好好的。教育的问题从来就是这样,是龙就上天,是虫就入地,有人成为社会精英栋梁,有人平淡一生草根百姓。半个世纪过去,我也没有见到发生龙入地虫上天的穿越传奇。可见,小升初考试这事你把它当一回事,它就确实会成为一回事,如果换个角度看,那也可以云淡风轻。现在的家长看重,估计跟对孩子未来的高考有焦虑,或者叫远见有关。谁都指望自己心中的龙可以提前半只脚踏进大学的门槛。教育围着高考转。这话不假。
既然如此,剩下的问题也就简单了。既然考试是必要的,那么怎么考就成为了问题。笔试还是面试成为了绝无仅有的两个选项,非此即彼。考试的目的无非在于甄别与筛选。如果一定要在一堆豆子里精确地区分出每一粒豆子的差异,并且按照比如说重量或者大小颜色进行分类,那么,不管多严苛的考试都是合理的。然而,有没有必要呢?别忘了,考试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负担。按照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的观点,民办学校小升初不用笔试而用面谈,是在法律要求下进行的改革,采用面谈可以减少无关的知识,能减轻一些学生的负担,从理论上说,实行面谈是小升初制度往前迈出的一大步。也就是说,面试的考试方式之所以被推出代替笔试,出发点在于给学生减负,这无疑是一件对症下药的好事情。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依然会有家长质疑。报道说,家长们最大的担忧是有“黑箱操作”。“面试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些有钱有权的关系户的孩子,学校会不会开后门呢?”呵呵,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是完美的。如果真要暗箱黑箱,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做个箱子并不难,因此不值一提。
那么,小升初面试,就这样说定了,行吗?□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