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立第一幼稚园的孩子在滑梯和秋千架上玩耍。
幼稚园里的小动物,给了小朋友很多乐趣。
岭南大学附设的幼稚园,小朋友们在上课。
当时的老画报刊登的关于蒙养院的画面。
1908年广东官立女子师范学堂最早附设幼儿园 到上世纪20年代增至20多家
1840年前后,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第一家幼儿园,之后,福禄贝尔的理念漂洋过海,先传入美国,再传入日本,从而又被不少热心的留学生带入中国,播下了幼稚园教育的第一颗种子。
1907年,官方颁布《奏定女学堂章程》,正式为女学开禁。此后不久,广东官办女子初级师范学堂正式开学,第二年,学堂开始附设蒙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场所,女子师范教授的课程涵盖了教育学、音乐、绘画、缝纫、手工、体育等多个领域,广州从此有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幼儿园,也率先在全国萌发出了幼儿教育的新芽。
到了上世纪20年代,广州的幼儿园已增添至20多家,2000多名儿童在这里得到了荡秋千、玩跷跷板和滑滑梯的乐趣。这些不时引起普通市民好奇心的小小学园,是广州“开风气之先”的象征之一。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图/fotoe
新生事物
女师附设蒙养院
游戏首次进课堂
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女学堂章程》,正式为女学开禁。此后不久,广东官办女子初级师范学堂正式开学,第二年,学堂开始附设蒙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场所,广州从此有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幼儿园,也率先在全国萌发出了幼儿教育的新芽。
蒙养院课程深受西方影响
幼儿园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中国古代虽然有很多关于启蒙教育的理论,但从没出现过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小朋友到了六七岁“开蒙”的年龄,就得在塾师的戒尺之下苦苦背诵“业精于勤,荒于嬉”了,谁也不会觉得要尊重儿童玩耍的权利。其实,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幼儿园也是到了1840年前后才出现,它是由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创办的。之后,福禄贝尔的理念漂洋过海,先传入美国,再传入日本,从而又被不少热心的留学生带入中国,播下了幼儿教育的第一颗种子。
不过,在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看待任何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生根发芽,都不能忽视人们“保国强种”的热切期待。最有名的维新派人物康有为与梁启超,就曾极力鼓吹幼儿教育。因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新式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按照康有为在《大同书》里的构想,国家最好设立从人本院—育婴院—蒙养院的“一条龙”机构,母亲一怀孕,就进人本院,使胎儿在良好的环境内生长;婴儿六个月大后,孩子送入育婴院,由身体强健、资质聪慧的保母抚养,满3岁后,再进入蒙养院接受“歌曲、常识、手工”等启蒙教育。细读康有为的构想,我不禁打了个寒战,除了“歌曲、手工”等课程设置是得到了一点福禄贝尔的“真传”外,其他将母亲和孩子野蛮分离的设想简直是古希腊斯巴达克培养“战士”的变种啊。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学制分为蒙养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和大学堂,这也是我国近代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葵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专辟一章,规定各地设立蒙养院,“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儿童”。细看课程设置,游戏、歌谣、谈话、手工等完全是福禄贝尔幼儿园的翻版。你可别小看了这个规定,这不仅是规范幼儿教育的第一个法律,也是中国两千年来头一遭承认了玩耍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女学开禁培养幼教师资
虽然官方提出了要开办蒙养学堂,可落到实处时却碰到了一个死穴,那就是师资奇缺。因为当时女学未开,包括广东在内的各地地方官只好在旧日的育婴堂内挂一块蒙养院的牌子,再找来几个“三从四德”的贤妇节妇,略微培训一下,就让她们充当教师,这样粗糙的“蒙养”,效果可想而知。直到1907年,官方颁布《奏定女学堂章程》,正式为女学开禁,这一情况才得以扭转。章程颁布后不久,广东官办女子初级师范学堂正式开学,第二年,学堂附设蒙养院,作为实习场所,由于女子师范教授的课程涵盖了教育学、音乐、绘画、缝纫、手工、体育等多个领域,接受了正规培训的女生来当幼师,情况又大有不同,广州从此有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幼稚园。
三十年代
幼稚园集聚东山西关
游乐设施引市民旁观
女子师范附设的蒙养院是官方教育改革的产物,但作为新生事物的幼稚园在广州星星点点,散播开去,民间力量更不可忽视。1909年,美国幼儿教育家碧卢夫人在西关逢源街开设慈爱幼稚园,之后,真光小学、岭南小学、淑正小学、女青年会小学纷纷附设幼稚园。根据相关统计,到1934年,广州已有了16家私立幼稚园。如果你有心检索这些幼稚园的地址,就会发现,其中大多数不是身处西关,就是位于东山,西关是传统富庶之地,东山是都市新贵聚集之处,幼稚园集中在这两地出现,个中原因,再好理解不过。
教育大家制定课标
上世纪30年代,岭南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专门对全市的幼稚园做了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幼稚园都“装备”了沙池、跷跷板、秋千架、滑梯和摇摇马,更“奢侈”的甚至还有图书室、游戏室、绘画室和园艺室。
设施算得上先进,幼稚园的课程也很拿得出手。要知道,1932年,中国首次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吸取了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教育大家多年的研究成果。这一“课标”开宗明义,称教育目的在于“谋求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具体科目则分音乐、故事、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等7项,你看这些课程,就算放到今天,也算不得落后吧?
市民呼朋唤友看热闹
其实,那毕竟是个动荡的时代,广州一大半的孩子是读不起书,能够在童年时代享受跷跷板和摇摇马的,全市总共也只有两千多个孩子。这就难怪人们要把幼稚园当西洋镜来看了。
根据1928年一期《广州民国日报》的报道,说的是城内一家幼稚园开张伊始,“各种设置,存嫩草黄沙中,摆得整齐。秋千架子,随风飘荡;木马高栏,昂头矗立。小朋友们,皆大欢喜,如入快活之宫……”,谁知很快就有“外敌”侵入,“渐渐而成年之童,冒牌闯进,不断地恢复他们十年前的生活,大狗逐小狗,小朋友们已自忍气吞声”,不料还有很多大人“借着参观名目,招朋呼侣,挤满了园门,大趁热闹。职教员一举一动,都受他们不规则的批评和冷讽,尤其是青年的女教员”。情况如此严重,园长只得请当局派遣警察,来维持秩序。幼稚园上课,要请警察帮忙,它给普通市民带去的新鲜感,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