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到一个月,广州市小升初的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培训机构继续组织“小升初名校行”、“小升初报考攻略说明会”等。对此,广州市教育局昨天正式在媒体通气会上回应,针对近日“立尚教育”机构在部分媒体上进行“小升初”招生政策的解读并开展多场学校专场宣传活动等行为予以声明,对违规招生宣传行为说不。此番联合声明包括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等四校。声明称,“立尚教育”机构所发布涉及以上四校的消息均未经授权,与上述学校及其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无关。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将严格查处违规招生行为,欢迎社会监督并提供详实证据。他同时透露,明年将争取民校小升初网上报名和网上录取。
“立尚”发布的信息与“广雅”无关
南都记者看到,在这份四校联合发布的声明中写道:近日,“立尚教育”机构冒用广雅中学、广大附中、江南外国语学校、省实附属天河学校等名义在部分媒体上进行所谓的小升初招生政策解读,并开展“天河省实专场”、“广雅专场”、“广附专场”、“江南外国语专场”等宣传活动,严重误导了家长。声明称,“立尚教育”机构所发布的任何涉及上述四校的消息均未经授权,与上述四校无关。今后,该机构发布的任何消息与招生宣传行为亦与上述学校无关。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表示,“广雅”等品牌是国有资源,任何转借、占用国有资源的行为,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品牌是政府资源,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的品牌都不能被滥用、冒用。”江东说。
记者昨天回访立尚教育,有关人士承认该机构组织的系列活动因在沟通环节错位,导致信息传递偏差,造成不良影响。机构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家长希望加强对“秘考”的监管
“其实民办学校小升初改为面谈后,家长的压力陡增。”陈女士的小孩今年刚读六年级,在孩子读五年级的时候,她已经关注到小升初的动向。“过来人都说今年的小升初是一派乱象,根本不知道虚实,隔三差五的到培训机构考试,考了五六场,有人欢喜有人愁。”陈女士说,作为家长,看到十来岁的孩子为了考个好学校四处奔波,连上课都没心思,整个周末班上大概有40%的同学都泡在培训机构,其实很难受。但周围的人都是这么做,懂事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跟随这个潮流,心理压力更大。
“教育局规范了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踏实一点了,最好大家都能有个统一的规范,不提前偷步,不暗箱操作,到时自然而然地凭着平时的努力去争取心仪学校的一席之位。”家长许女士说,希望教育局能进一步监管“秘考”,因为根据今年小升初的节奏,通常在年底会有比较多的机构“秘考”,家长很难厘清民办学校跟培训机构的关系,一听到有考试就“飞扑”过去,担心错过任何一个可能进入名校的机会。
周老师是越秀区一所省级小学的班主任,她告诉记者,班上的孩子有时为了不落下培训机构的课,甚至会向学校请假,5天的学校课程,有至少一天时间是完全请假的。“我觉得没必要,但也能体会家长孩子焦灼的心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周老师说,教育局这次对培训机构的声明,也是帮助了学校恢复正常的上课秩序,希望学生“舍弃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投奔培训机构补习”的怪象能有所遏制。
焦点问答
违规招生如何监管?
11月份与学校签订规范招生承诺书
江东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将严格查处违规招生行为。“广州市教育阶段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均严格依照《义务教育法》实施面试入学,就近入学,严禁设重点班。这三个要求不变,因此‘小升初’招生政策是基本稳定的。”江东强调,凡发现或接到举报有违规招生行为,广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按管理权限严格查处。广州计划于今年11月份与各区、局属学校签订规范招生行为承诺书,并继续严格控制择校行为和严查违规举办重点班行为,欢迎社会监督。
广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处长黄雪红表示,市教育局对于违规招生行为一直都有监管,比如今年7月就对部分被举报并查实的8所民办学校,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相应处理,除了通报批评外,严重者还被勒令减少明年20%的招生计划。
江东补充道,目前教育部门在查处相关投诉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取证难”。“社会的很多举报信息并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很多只有一两句简略模糊的陈述,无法追查详实的证据。”江东希望,社会对违规招生要有实举报,这样才有利于有效查证。
江东透露,为了进一步强化监管,在今年公办小学和小升初网上报名和电脑派位、直升的方式基础上,争取明年民办小学和小升初招生也实现网上报名、网上录取。“目前这一套网上报名并招生录取的系统已经设计完毕,将要进行招投标。希望明年能在技术上把民校小升初的招生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
招生信息如何辨真伪?
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将发布政策指引
江东提醒,学生家长应慎重对待社会机构经营性活动。“社会机构的专场活动表面上是政策解读、学校推荐、不收费,但下一步往往是收费的培训活动,是有偿的经济活动,是利用学生家长在升学阶段的求胜心切谋求商业利益的行为。通过夸大小升初的难度和复杂性,为吸引生源造势,为课外培训机构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推波助澜,学生家长应慎重对待。”
那么,对于社会上泛滥的招生信息,“小五”“小六”学生和家长们又该从何获得确切资讯?江东表示,欢迎广州的学生和家长们关注“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zsjyj)。“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做出政策指引。
如何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未来两三年将新建一批公办中小学
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根治”小升初择校热现象,关键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江东介绍,近年来,广州重点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程”、“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大工程。据统计,目前广州公办中小学中有225名特级教师、30名正高级教师、70名名校长、496名卓越校长培养对象,161名名教师、320名名班主任。建立了98个市教育名家、名校长、名师工作室。
据江东透露,未来两三年,广州拟新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加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同时,市政府督导室已建立责任区督学制度,每校都安排督学,监督办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