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名师联合支招明年高考三主科备考——
今年,广东高考考生首次直面全国卷(新课标1卷),被称遭遇了“史上最难”。不少学科,尤其是理科题目,以及采用了“二十年一遇”罕见题型的语文漫画作文,难度与广东卷相比陡然增大,不少考生直言被“虐哭”。不过,今年与全国卷的正式交锋,恰恰给目前在读的高一高二学生备战明年高考一记重拳提醒:全国卷的来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近日,立尚教育高考研究中心教研团队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等省市名校的资深高三教师,对2016年全国卷的三大主科进行了分析,也提前为2017年、2018年广东高考考生支招备考策略。
■新快报记者 李杨
【语文】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要求更高 作文不拼记忆力拼思维
立尚教育高考研究中心资深语文老师孟凡存提醒,在语文学科上,需特别注意的是,全国卷在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上要求更高,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默写关键在于字不能写错。
孟凡存分析,语文整张试卷分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阅读”分为必考和选考:必考稳定为论述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选考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选考内容固定在小说和传记两种文本之上。“表达”部分则分为语言应用和写作两部分,题型也少有变化。作文均为新材料作文题型,特别是今年的漫画作文,重思辨、贴近现实生活为其主流方向。
华师附中高级语文教师张诚建议,准高考生们首先要仔细研究全国高考卷,研究问题思路和问题设置的方法;第二,要全面备考。“今年高三作文题型、作文形态跟去年广东卷作文形态不太一样,题目不像去年作文任务驱动那么明显,很多考生进考场拿到试卷有点失措。因此备考尽量要全面一点,尽量提高基本知识,全面了解全国卷, 不要带有侥幸心理去猜题、押题。”
支招
增强思维能力是关键
孟凡存表示,与广东卷比,全国卷赋分更高的题目主要包括古文翻译、诗歌鉴赏、选考类阅读三类。赋分最高的是选考类阅读的探究题,一题高达8分,相当于一篇小作文。“对于这样高分值的题目,应该研究思维之方法、得分之门径。语文学习,积累相当重要。理解古文词义、阅读鉴赏古诗、默写名句等,都需要积累。同时,积累中还要注重思维能力,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都与思维能力相关。”
如现代文阅读,要实现题目与文本阅读的思维对接。回答阅读题,就要运用思维,梳理阅读理解的结论,整合答案。此外,还要遵循回归文本原则,从文本中找答案,切忌把个人观点强加给文本。
再如材料作文的写作,更要体现思维与思辨。先细致阅读、条分缕析、明确事理;再与现实对接,最终确定最佳立意,这个过程始终贯穿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高考作文,不是一场拼记忆力的写作,而是一场拼思维能力的写作,是一场因事明理,指向现实、人生、传统、文化的思维写作。”
【数学】
全国卷难度加深加大
高一学好函数很重要
立尚教育数学总监马健伦分析,全国卷的命题相当有规律性,以文科数学为例,过去6年中3年都考查了应用类型,如果在高一高二就注意到这一特点,高三重点练习应用类型,应对数学全国卷或许更加轻松。
另一方面,全国卷对函数和导数的难度加深,不像广东卷那么简单。高一学生若能对函数图像与性质理解透彻,对高三备考将有很大帮助;相反,如果高一没有把函数学好,上高三时将会很吃力。
此外,全国卷对选修内容难度也提高了。对于现在的高二学生而言,此前练习的题目较简单。以导数为例,高二学生讨论导函数为二次函数带参数的题目都很吃力,何况是高考考得更难的导函数为指对数含参数的讨论,涉及到函数图像的内容,这又与高一的基础有关系。
支招
文科数学:打好基础后可研究冷门知识点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数学一级教师周逸指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备战全国卷也有不同的策略。
中等及以下高二学生平时要加强基础训练,每拿到一份卷,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有所取舍,适当降低心理预期,遇上冷门知识点懂得适当放弃,以平稳的心态答题,保证整张卷子的发挥;而成绩中上的高二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平时可以适当选做一些难题,并进行归纳总结,一些冷门知识点也可以适当训练。
理科数学:备考难度加大,加强计算能力
华师附中数学特级教师桂鹏表示,理科数学备考最关键是要落实到基础知识、基础方法,理解要透彻到位,而且备考难度还要适当提高,在题型创新和思维拓展上要加大力度。
而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数学高级教师肖勇钢则建议,在读高一高二理科生首先要加强计算能力,集中训练常规数字题型的运算和字母表达式的化解运算,通过练习形成快速解题的应试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准高考生们不但要追求准确,还要提高速度,否则若解题解得慢,卷子都做不完。
肖勇钢建议,解题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特别注意不要死做题,因为全国卷数学题目会翻新变化,如果一味机械重复做题,考试分数不会高。”
【英语】
仅记熟单词不一定能考高分,功夫在课外
虽然2016年广东考生首次直面英语全国卷,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英语高级教师莫影春认为,“不主张从高一就开始训练全国卷,不主张过早以备战全国卷为学习目标。”
莫影春认为,英语科目的核心是知识、能力和思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完善越好。具备较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核心思维、拥有开阔的视野是一致的。“若想在全国卷中考出高分,仅认识单词和课本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的补充。学英语的功夫在课外,很多同学懂得词汇语法,但由于人文素养不足,缺乏背景知识或者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把词汇放在具体语境中就不懂了。这时更需要人文素养的补充。”
支招
以兴趣为前提多进行课外阅读,
“输入”足够才可能“输出”
那么,如何备战高考英语呢?莫影春指出,若以备战高考为目的去学英语,很难学好,因为视野被限制了。“英语所有知识都是不确定的。要学好英语,除了要培养基础语法能力,还要具备在语境中变通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理解能力。”
“在课下额外提升英语能力,高一高二学生还应多进行课外阅读,不过应该以兴趣为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力很重要。”莫影春认为, 学生应该把英语当作工具,通过工具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兴趣,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
在应对全国卷英语作文的策略上,莫影春认为,先“输入”足够的量才有可能“输出”,即要先打好英语基础,掌握基础的词汇、语法以及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莫影春表示,他不主张学生在高一高二就训练全国卷高考作文,“如果英语的基础积累到位,无论怎么做都会把作文写好;若高一就开始训练写应试作文,只是光练格式,能力和词汇没达到一定水平,思维也受限,怎么练也练不出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