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纷纷祝贺黄天骥教授。
《黄天骥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贺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图/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
9月10日是教师节,《黄天骥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贺文集》出版暨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黄天骥1935年出生在广州,1956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教至今,是国家级名师,戏曲研究大家。黄天骥从小生活在广州西关,外祖父是清代首批留学幼童的一员,家学渊源深厚,深受岭南文化浸润。在过去一甲子的岁月里,历经风风雨雨,他与中山大学共同成长。
“听黄老师讲课是难得的享受,是我们学生时代记忆中的珍藏,是即使不提起,也时时萦绕于胸的骄傲!”中大中文系一代又一代听过黄老师讲课的学生都赞叹不已。
而在横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大中文系学生总是在校园歌咏比赛中获得冠军,他们的指挥都是同一人——黄天骥。
堪称中大象征和符号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中文系师生校友争相讲述他们眼中的黄天骥教授。工作人员把新出版的《黄天骥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贺文集》摆放成“60”的形状,寓意黄教授从教60年。不同年代的6位毕业生分别为黄天骥送上鲜花,表达祝福。
《黄天骥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贺文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录了学术界学者、各地校友以及中大师生撰写黄天骥老师为师为学的述评文章以及访谈录6篇,下卷则是古代文学相关学术论文34篇。
“每年中大毕业季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在人文学科的场次,执中山大学权杖的资深学者,一定是黄天骥教授。在某种程度上,这位在康乐园工作、生活了60年的睿智而宽厚的长者,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符号。”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文集的序言中写道。
今年讲“第一课”时夫人在ICU
8月28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黄天骥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为新生讲授“大学第一课”,获得大量学生的“点赞”:“喜欢这位老爷爷,开学典礼上他的发言可动人了!”可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党总支书记范元办却披露一个沉重的细节,原来黄天骥在讲“第一课”时,他的夫人却正在医院ICU抢救,大家劝黄天骥不要讲了,他却说:“早就定好的事,不能改,不能辜负学生。”
从1952年考入中山大学,黄天骥的学习、教学和生活都与中山大学息息相关,他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友情以及与许多大师和普通学生珍贵的情缘。座谈会现场多位老师表示,曾有人形容黄天骥有四爱:爱国家、爱广州、爱中大、爱学生。
黄天骥曾出版《中大往事》,以清新雅致又不失灵动性情的笔触,纪事、写景、怀人,将中山大学中的往事娓娓道来。他对学校一往情深:“我父亲是中大中文系的学生,我太太也是,我也是,我儿子也是,说不定以后孙子也是,中大的一草一物,中大的荣和辱和我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我的家呀!是中山大学培育了我。”
承前启后 中大戏曲学研究出类拔萃
黄天骥师承王季思、董每戡、詹安泰教授的学术传统,形成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文献考据与文学研究相结合、文献与文物研究相结合,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学术风格。他也承前启后,组建了富有特色的中山大学古代戏曲研究团队,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认为,“放眼国内外,眼下没有比中大更强大的戏曲学研究团队。”
不管是对王季思还是董每戡,黄天骥都是礼敬有加。在恩师生前多加照顾,逝世后也是忙里忙外张罗。对老师是这样,对学生也是同样,有人说不管学生飞黄腾达还是在平凡岗位,黄天骥都一视同仁。
慧眼看广州
生猛 淡定
黄天骥形容广州的品格是“生猛、淡定”。后来,他在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鸿篇巨制《全明戏曲》编撰的空隙,在《广州日报》开设了一个专栏《生猛广州 淡定广州》,从2013年元宵写到2014年秋分,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结合近80年广州生活的经历,写下75篇千字短文,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美不胜收、活力四射、隽永绵长的广州,受到了读者的热捧。
黄天骥的美文引领读者畅游一座博大精深的广州城:珠江口海船正扬帆起航南洋,龙舟手整齐踩艄口号震天,牛杂档口剪刀“咔嚓嚓”空剪,五层楼下一只只风筝飞上云霄……有时文字又陡转直下,直面风雨如晦的历史:天字码头林则徐揖别官民,日军强迫百姓对其鞠躬,沙面租界洋人趾高气扬……广州往事并不如烟。
让人由衷敬佩的是,黄天骥的文章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旧闻新读、近事溯源,俗中见雅、雅中窥俗。“生猛”、“淡定”在字里行间穿插交融,浸润着黄天骥对广州刻骨铭心的爱!
黄天骥与《广州日报》颇有一段“文缘”,他自己形容为“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写作充满了兴趣”。1953年,还是中大中文系一年级新生的他,第一次投稿就给《广州日报》寄去一篇散文《重逢》。期盼中,当年8月22日,他真的看到自己的笔名“黄花”在报纸上被印成铅字,激动的心情不可言喻,尔后还收到一笔7元的巨额稿费,相当于大学生大半个月的生活费。
数十年来,黄天骥的文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许多采访过他的记者由衷地赞叹:“黄天骥真是中大的宝,也是广州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