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河北逐鹿县教改全面叫停的新闻一度连续占据新闻版面,引发许多人对素质教育、减负等多年来教改方向和方式的反思。许多人不得其解,为什么以更多元教育模式倡导更全面人才观的教改最终却走向了改革的反面——孩子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日前,2015年一项就北京、广东、上海、湖南、陕西等10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对外发布,调查结果进一步确认了外界的前述担忧:对比“90后”和“00后”的代际数据,“00后”呈现睡眠、阅读、运动量“三不足”。另外,与学生“三不足”相对应的学习负担课外化问题也值得关注。
学习负担的课外化始于减负,学校在教改指挥棒下压缩课时,布置较少的作业,然而升学制度和考试内容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调整,欲求更好的成绩,家长和学生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外。更有甚者,一些追求升学率的学校及其老师还会主动做家长和补习班、补习老师之间的“牵线人”,完全不存在真正的减负。原本课内的高压转为课外高压,非但没有让学生轻松,还形成了新的问题。
实际上,只是简单地将学生课业变化理解为教育问题,进而推及教育改革,可能忽视了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育问题所涉面广,宏大、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教育体制走在全球前列的国家,也不能完全避免教育不均衡问题。也正是因为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艰巨,国家需要对教育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投入。特别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以公办教育为主体的国家,把公办教育作为构筑教育公平的基石优势,通过改革缩小教育差距,可能是眼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