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网,学校导航网大全,广东高校网,广州中职学校,广州课外辅导,广州培训广告,2015广州小升初政策,广州教育信息网,2014中学招生信息,广州校园广告,广州培训学校,英国留学,美国留学,澳洲留学,海外留学,高中留学,高考政策,异地高考方案,自主招生,中考中招,异地中考政策方案,成人高考网,成考自考政策通知,司法考试备考攻略,学历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招生简章,公务员考试备考政策,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
  • 图片标题1
  • 图片标题2
您的位置:导航首页 > 教育时评 > 广州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卢振远:民办学校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广州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卢振远:民办学校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新闻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22

图片

  广州民办教育协会是政府和民办学校之间的桥梁。

  □信息时报记者 黄淑仪

 

  据2016年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占全省学校总数的42.8%,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学生已超过620万,占全省学生数的28.5%,位居全国第一。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广东省省会,民办教育规模居全省龙头。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广州教育发展注入新力量。日前,广州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卢振远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学校特色建设成果。对于日前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卢振远认为这将会为民办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他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细则和配套政策。

 

  谈广州民办教育现状: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成果彰显

 

  信息时报:目前广州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如何?

 

  卢振远:广东是全国民办教育的大省,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省会,民办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自然成为全省的龙头。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贵族”学校开先河到后来的“名校办民校”遍地开花和大批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落地,民办学校为广州教育发展注入新力量,成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广州市在除去高校和“省批”学校外,全市(市和各区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审批)共有民办学校1985所,在读学生近百万人。其中,初、高中共有学校171所,在读学生人数为11万人,占到全市中学生总数的20%;中职与技校(人社部门批管)数量为34所,在读学生人数34000人,学生数量占比31%;小学共156所,在读学生27万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33%。幼儿园 1220所,学生数量28万人,占比73%。经市、区各级教育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 (不含人社部门和工商部门审批)共403所,特殊学校 2所。在办学区域上,民办学校也有各自的“集聚”特色,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较大,全市将近1/3的民办学校都集中在白云区。

 

  信息时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广州民办学校特色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卢振远:近几年,广州民办学校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的过程。办学水平低,不能满足家长对教育需求的学校已经淘汰了。民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都需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如今,大多数民办学校硬件建设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学校办学条件与水平均有所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逐渐探索出各自的特色发展方向。一方面,是以华美、广外外校等以外语为特色,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的民校。另一方面,各校依托学校文化特色,结合实际提炼形成特色课程。从2013年开始,广州市教育局已经认定三批共21所义务教育阶段特色校,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的“红棉文化”、四中聚贤中学“达美-聚贤”特色课程、黄冈中学广州学校的“黄冈教育文化引领下的特色教育”等。

 

  谈协会工作:积极搭建政府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信息时报:近年来协会为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卢振远:近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陆续出台了持续规范促进民办教育的系列政策。协会作为政府和民办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依照章程开展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好参谋,参政议政,承接职能。受市教育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委托,协会先后开展了民办教育(非学历)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广州市民办中小学教师情况调查等多项专项调研工作,配合市政府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相关文件组织座谈收集意见,为职能部门献计献策,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和肯定。近年配合市教育局进行初中招生改革,召开各种座谈会,收集学校意见,提出意见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倡议市民办初中招生入学统一测试时间,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进而取消文化考试,积极探索“面谈”等录取方式。承担了对市管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管理和初审和对局属民办高中进行年检初检的工作。配合市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民办教师积分入户”、“民办教师从教津贴”和“民办学校设立职业年金”等工作。配合教育部门组织民办教师继续教育,参加业务培训等工作。

 

  二,健全机制,促进交流加强对各区民办教育工作的指导,推进各区成立民办教育协会。目前全市11个行政区,已有10个区成立了协会。还成立了“广州课外教育机构联谊会”,通过了“自律、依法、规范、诚信、公益”十字宣言,对课外教育机构行业起到自律和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

 

  三,反映诉求,争取扶持,维护权益。协会先后就民校教师选择签订劳动合同和聘任合同,解决劳动争议和人事争议问题、就争取民办幼儿园减免部分政府公共费用等优惠政策、“营改增”税收改革后部分培训机构缴税负担反而增加等问题致函省市有关部门,都得到及时回应,许多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四,评优评先,促进发展近年先后组织召开了两届民办教育评先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了145个先进单位、61个先进办学者(单位和个人)、115位先进校(园)长、200位先进教育工作者、625位先进教师。另外,还向上级部门推荐并获评一名市劳动模范,推荐了一名“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技能人才”和一名“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广州民办教育协会2013年12月被省民政厅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模范单位”称号。

 

  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落地细则

 

  信息时报:日前,《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后三审通过,您认为这将给民办教育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

 

  卢振远:修法历时五年,几上几下,充分听取多方意见,三次审核才通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和慎重。新法有利于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民促法》颁行十多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没解决,配套措施一直没跟上,现在从法律层面加以完善,理清了一些界限,明确了要求和规定。其中,重点提出分类管理,有利于扶持和规范政策进一步落实,非营利性学校将得到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在财政、税收优惠、用地优惠、师生权益保障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明确允许营利,对各类非学历培训机构是利好,会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会推动品牌机构做大做强。分类后,估计学历教育类大多归入非营利,培训机构大多归入营利,另外,对无证办学、违规办学都加大了处罚和追责力度,这些都更有利于规范管理。

 

  信息时报:按照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立营利性民校,您怎么看?

 

  卢振远:“义务教育阶段不能举办营利性学校”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新规下,对现有高收费的中小学如何界定?十二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如何调整?非营利是否仍然允许高收费?我国目前的民办教育基本是投资办学而非捐资办学,且多依靠收取学费维持运作,实现滚动发展。新法确定“非营利学校收费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那么,是否只收回办学成本,办学者不从中获得收益就可视作非营利?办学成本由谁确定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政府及时、权威的解释界定和政策指引。新法明年9月开始实施,希望有关配套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办法能及时出台。制定实施办法的权限在省一级政府,大半年时间准备,显然十分紧逼。作为已办的民办学校,面临选择和定位,需认真学习,领会新法的要求和规定,制定过渡办法,进一步健全学校治理机制,完善决策机构,建立监督机制等,以保证办学的稳定。作为协会,将继续配合做好实施新法的各项工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