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的第二个五年启动。过去一年,无论是中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地,还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亦或是《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一锤定音……在教育领域中,总有一件事件与你息息相关。下面,不妨跟随记者,共同回顾过去一年在教育界备受关注的大事件。
事件一: “教育部首次发文“多校划片”
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据悉,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实施多校划片。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多校划片”在广州并非新鲜事。广州多年来在义务教育招生阶段实行的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较好地解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其中,电脑派位就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
事件二: 广东高考改革方向确定 五年后不分文理科
今年3月,经教育部备案同意,广东省政府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我省高考将统一实行“3+3”的考试模式,英语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按照计划,我省2018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1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意见》提出,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每科满分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
事件三: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通过
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新的里程碑。修改决定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不设置统一的过渡期,也不要求现有民办学校在此时间之前进行选择。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可以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和用地政策,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
事件四: 高校思政帮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广东,高校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中山大学的马列主义著作经典诵读和读书分享活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学习;暨南大学通过“本科新生训练营”和“学生学长计划”,让占学校一半数量的港澳台侨学生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广东现有30多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了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据介绍,广东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喜爱度达95%。
事件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台
被称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教育界“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今年9月13日,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事件六: 多部门联合发文防治校园欺凌暴力
近年来,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在网络上曝光。年末,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事件一出,引发广大市民强烈关注,如何制止校园欺凌,已然成为社会话题。
今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意见强调,要积极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其中,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事件七: 校园贷乱象敲响大学生警钟
校园贷无疑是2016年轰动校园及各大社会舆论话题之一。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今年下半年,有媒体曝光“裸条贷”现象,校园借贷乱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早在今年4月,教育部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未经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要依法处置。8月,银监会也发文强调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要求对校园贷进行整治。10月初,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做好校园贷风险教育工作,要求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同时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警示教育。
事件八: 明年EMBA纳入全国统考 严禁“花钱买学位”行为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指出,从2017年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考生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
意见要求,各培养院校严禁与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严禁“先上课后入学”。培养院校要建立完备的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杜绝“培训班”式、“放羊”式的培养方式,杜绝不上课或达不到规定课时而获得学位的现象;严禁降低标准授予学位学历、“花钱买学位”等行为,严肃查处教学评价中的权力寻租和不正之风。
事件九: 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正式出台 家长学校将成学校“标配”
11月,全国妇联等9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这是自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后,针对我国家庭教育出台的又一个重要文件。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明确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等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在城市建校率达到90%,在农村达到80%,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事件十: 教育部“亮剑”整治高校学术不端
9月1日起,《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将六类行为认定为学术不端,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等;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违反其他根据高校或学术组织、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也属学术不端。
《办法》中也对学术不端案件的举报受理机制予以明确。具体来说,高校应确定具体部门负责受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对于那些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或线索明确的匿名举报,或者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件,以及其他学术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主动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当主动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