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发布,从体育课程、学校设施、教学改革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提到,中小学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小学可开展游泳等体育课程。
德、智、体、美,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体”从未退出我国的学生培养目标,说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此早已达成共识。问题是,不知从何时起,体育不断受到排挤,逐渐被挤到了墙角,被严重边缘化。其标志之一是,体育课被削弱、挤占。有些学校走得更远,甚至连课间休息也不让学生离开教学楼到操场去活动活动。处于圈养的封闭状态,缺乏与身心发育相适应的体育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想而知。仅仅近视眼一项,就是中国学生成长之痛,一个班往往有过半数学生戴眼镜。
哪怕智力发育再好,身体没长好,一生的幸福都会大打折扣。对一个国家而言,国民健康状态欠佳,其他发展就缺乏基础。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行动,试图修复、强化学校体育,以此为支点,推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大课间、足球进课堂、体育家庭作业、中考增加体育分值变化等等,都被视作增量改革手段而予以考虑。初衷无疑是好的,至于好事能否办实,还需拭目以待。
先说学校体育课,“意见”强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增加体育课时。这里不说增加体育课时,就算保底,对有些学校和毕业班来说,恐怕也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像一些学校的毕业班、重点班,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学生连吃饭、走路都在看书,一堂完全抛开试卷的体育课对他们来说恐怕太奢侈了。这不完全是学校故意剥夺他们的运动权利,而是学生和家长也对决定前途的分数有着同学校一致的追求。
再说体育家庭作业,无论是设计项目、过程指导,还是实施监督,都需要家长参与、家庭配合,如果体育家庭作业与考试、分数、升学等成绩挂钩,那没有问题,家长绝对没有意见,甚至还会主动加码,比如,把孩子送到去补习班。如若不然,缺乏功利性驱动,家长是否支持体育家庭作业,还很难说。不配合的家长,可能会通过弄虚作假,敷衍老师。
表面上看,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是体育运动不足所致,实则没那么简单,考试的指挥棒才是根本原因。只有解决了这个根本原因,体育家庭作业才会被按质按量地完成。但愿上述“意见”有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真正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