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各小学正式开学。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距离小升初越来越近了。据记者调查了解,其实,开学前,不少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已经在四处寻找各种各样的小升初培训班;家长们忙着在网上各种相关论坛寻找最新招生信息、讨论小升初热门话题;有的家长开始给孩子做简历,向心仪学校投放;有的家长由于孩子上学期的期末考成绩不理想,更是焦虑不安,连春节都没有心思过……
家长苦恼
帮孩子做简历煞费苦心
最近一个星期,广州市民张先生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给孩子做小升初简历。此前,他找了好几份其他“过来人”制作的简历来学习,这些样板简历内容包括自荐信、获奖情况,即学校奖励、各类学科竞赛的获奖情况,名目繁多;还有作品,如表演和比赛的图片,发表过的文章等。“看完的感觉是,这些孩子太优秀了。我们的压力也不少。”张先生说,他的计划是多撒网,多报几个学校,争取能多投几份简历。而家长周先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就向心仪初中学校投了简历,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反馈消息,他不知道开学后还要不要再继续向这个学校投简历,还是投其他学校。
家长曾女士是小升初过来人,她表示,除了学校开放日可以投简历,还可在学校官网、官微上留意在线报名、新生信息采集、入读意向登记等,有的也等同于投简历。曾女士认为,简历最好有针对性,了解民校关心或选择的方向后,在简历上突出孩子这些方面的情况。一般知名民校需要了解学生以下信息:1.三好学生获奖情况,在年级里或者小学里甚至区里的整体表现证明;2.曾任职务,在班里的表现;3.特长,除了学习还需要其他综合素质;4.操行评定;5.主要关注五六年级获奖情况,五六年级学生应多参与学校、区内或者社会性的活动;6.发奖单位含金量;7.五下六上语数英三科详细成绩。不仅对总分,对每科成绩的情况都关注;8.自我介绍,只有600个字,就没有必要重复上面获奖的内容了。而是其他不能被成绩、获奖定性的孩子的性格、品行、喜好或者其他内容。
一学期课外培训花费近两万元
“四年级以前,儿子课余只上一门奥数,自从升上五年级,我就给孩子增加报读了语文、英语提高班。”家住天河公园附近的王女士说:“上学期,我们用在课外补习方面的学费达到近两万元,这还不包括交通费等其他费用。”
“半年多以来,我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陪孩子学习了。”另一位家长赵女士说,她儿子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287分,寒假她都不敢让孩子放松,除了除夕至年初三这几天,其他时间她都让孩子按照平时上学的作息,写作业、复习、读课外书等等。“这学期,我还要给他报一个小升初面谈培训班,因为考前冲刺、应试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拼成绩,还拼信息资源
记者近日浏览网上多个教育论坛,发现小升初板块均聚集着一大批家长,他们每天分享着各种各样的择校、培训、考试信息。有家长自嘲,对重要关键词“超级敏感”,同时又能“不动声色”,毕竟,自己要先于“竞争对手”掌握更有用的信息。
“广州各名校受青睐程度调查”、“培养小升初特长生家长所需要知道的”、“杯赛知多少,华杯赛vs希望杯”……诸如此类的帖子每天都会更新,且回帖量常常居高不下。还有家长发帖询问:“请问五下285分、六上283分,能有什么学校收”“xx学校各大校区的班怎么排序”“xx学校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的好”……
发帖者众多,回帖者同样众多。但是,这些公共信息并不是家长真正想要的。家长们早已意识到,在这场升学战争中,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占了先机。因此,他们要用敏锐的嗅觉捕捉到海量公共信息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要在各种“经验帖”和“总结帖”中寻找名校招生政策变化的蛛丝马迹。
一位家长透露,他从某论坛上看到这样的帖子:XX中学合唱团招生情况极好,涌现出了不少高音的好苗子。这位家长从这条信息中分析出,这所学校的合唱特长生今年可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高音部”。于是,他准备将其孩子的简历另投他家。
广州小升初时间表
2月:开学后就可以去一些学校投简历。
3月:本月有华杯赛决赛、希望杯和走美杯的初赛。同时3月是公校特长生活动的高峰期,各公校会举办一些特长生招生相关活动。3月中下旬华附会发布招生简章并且开始第一轮筛选线上报名。
4月:各区陆续发布2017年升学政策和公办外国语学校相关政策。公校发布特长生招生简章,以及进行正式的线上报名。4月15日之后,民校开放日将正式开启,同时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和方案。
5月:5月1~3日是民校传统的开放日时间。5月中旬也是华附招生第二轮筛选,华附录取后广州市“牛娃”基本定位。各个一线公校民校也会有相应行动。
6月下旬:小学毕业考、公办学校派位、外国语学校派位,这是民办初中网上正式报名和面谈招生时间,也是报读民校的最后机会。
7月:补录。
专家建议
不要将焦虑传给孩子
应选择最适合的学校
对于家长对“小升初”的焦虑,多位老师都提醒家长要以平常心面对,尽量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选择一所初中?越秀区某民办初中的校长认为:“首先要考虑学校距离,初中学业负担比小学重,如果路途奔波,可能得不偿失。”其次要考虑学校文化与孩子是否匹配,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开放日等渠道全面了解后理性选择最适合的,不要盲目追求热点学校。另外,家长切忌道听途说,也不要过于依赖培训机构。
面临孩子升学,家长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那么,家长有哪些工作属于“必选动作”,哪些又是“无用功”呢?明师教育小升初研究院杜婉君老师表示,
家长首先要做好情报工作,充分了解目标校所在区的小升初政策,如考试内容形式、具体加分项目、考试资格等信息一定要到目标学校详细咨询。
二是要和孩子一起尽早确定首批目标校,这个首批,不是排名的首批,而是最适合孩子的首批,即保底校。
第三,时刻了解各个目标校的动态。多看看各个初中学校的网站,多打招生电话询问一下是否有最新的招生信息。
第四,积极争取各个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要”考试机会。
第五,收集整理孩子的获奖资料,精心准备简历,切记突出重点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