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迎来了首批新生。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过渡校区里,学校设置了缴费、宿舍安排等登记注册、办理入住等手续接待站。
“过渡校区是按照教学、实验要求安排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能满足未来两年600多名同学的生活学习需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招生负责人谭宝玲表示,过渡校区距离永久校区3.5公里。过渡校区建设包括新建生活综合楼和改建教学综合楼及礼堂,包括师生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赵平介绍,2019年暑假,该校将全部搬迁至永久校区,新校建设规模可容纳5000名学生,建校初期就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思路。该校承担着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
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培养精英人才
“很期待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学习生活”,张同学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学的是国际与贸易专业,希望学成以后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出贡献。张同学是115名中国籍本科生之一。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17年首次招生,面向7省1市(广东、黑龙江、陕西、山东、安徽、福建、湖南、北京)招收国际与贸易、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115名中国籍本科生,其中理科90人,文科25人。具体是采用基于高考成绩的“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其中高考成绩占60%,学校测试占30%,学生学业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占10%。被录取考生的高考分数全部超过一本线,其中理科考生的分数平均超出48分,文科考生平均超出32分。
对于仅招115名中国籍学生,社会认为招生人数太少。对此,谭宝玲表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所以在很多地方还要进行磨合,毕竟俄语的教学从莫大到中国才刚刚开始,所以希望在第一年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来为将来培养精英式的人才做准备,所以招生规模比较小,主要也是围绕“精英”二字做文章。2019年以后,待永久校区正式启用,招生规模会进一步增加。
50%以上的教师来自莫斯科大学
“由于学校将采用俄语教学,新生入学后即开始为期4周的俄语强化训练。”谭宝玲表示,莫斯科大学派出了经验丰富的俄语教师队伍,8月7日起将开始为期4周的俄语培训。“现在学校设计的4个专业都用俄语授课,第一年是中文,第二年是中俄双语,第三年开始是全俄语教学。”
据了解,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50%以上的教师来自于莫斯科大学,全部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同时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教学科研人员。谭宝玲介绍,目前的新生培养方案是由莫斯科大学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定制的,而最后落地后,是否能够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订。当然,培养也传承了莫斯科大学的严谨,从学生的入口、培养到最后的出口都有严格把关。
“第一学期同学们将面对两个团队,一个是莫斯科大学的老师,另外一部分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老师,他们主要负责思政课的教学。北京的教学名师就有三位。”谭宝玲告诉南都记者。
专业设置
经教育部批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外国硕士学位教育及博士学位教育。首批本科开设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外国语言文学(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并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等领域实施莫斯科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计划2017年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201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谭宝玲表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现有的4个专业设置,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紧密相联。在“一带一路”延线的很多国家的母语是俄语,因此,首先设立了俄语专业,并且这些老师都是从莫斯科大学过来的。另外,数据与应用数据专业是结合了莫斯科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两所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秀学科,其中莫斯科大学数学专业在全球赫赫有名,而北京理工大学是国防背景较强的大学,其信息技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