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的青年作家旅居国外书写日记对话自我、
故宫修复文物大师数十年人生呈现“工匠精神”……
昨日羊城书展的名家见面会,犹如一股清流,
用放大镜聚焦于生活中“慢”的一面,
引发市民的思考和探讨。
如今网络化时代如何静心阅读?
还会有人书写日记吗?
如何在浮躁的时代中学习文物修复大师的工匠精神?
这些问题的背后,名家们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探讨:诱惑太多的时代如何静心?
无论是对于书写私人日记的关注,还是探讨文物修复师拥有不受外界诱惑强大定力的原因探讨,昨日羊城书展上名家讲座均关注于生活中“慢”下来细心品读的一面。在书香袅袅的现场,这些讲座给予了市民启发,也引发了相关的探讨。
一位上班一族张小姐介绍,她刚换了工作岗位,调到了行政岗位,平日下班后就是自己的私人时间,工作压力并不算大。但是白天上班时,感觉做的东西很琐碎,回到家就没有心情再看书了。“晚上刷刷手机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又睡不着。”张小姐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年纪接近七旬的梁先生如今每天坚持两小时的阅读,一般是每天下午午觉过后开始阅读。梁先生表示,由于已经退休了,因此比较好掌握安排时间。而在未退休时,他也会坚持每天阅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梁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喜爱,把这种喜爱培养成习惯,自然就会见缝插针地找到时间。
分享一:书写日记对话最真实的自我
“希望每个人能从我的日记中找到变成自己的勇气。”中国青年作家蒋方舟昨日来到了羊城书展的现场,跟大家分享了她旅居东京一年,书写日记对话自我的故事。
作为年少成名的作家,蒋方舟坦言,以前一直没有学会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小时候她很少跟同龄人打交道,因此并不懂得跟同龄人如何交流,在她还没有学会慢慢适应就一夜之间长大进入社会。因此,她并不懂得如何跟社会打交道,于是就用最保险的方式,甚至是一种谄媚的方式。在她所在的文化圈子里,遇到的都是比她年纪大的人,蒋方舟习惯称呼为“老师”。时间久了,她发现她活在别人的期待值里,并非做的是真的自己。
东京一年的生活给了她很大的变化。这一年的旅居中,蒋方舟不再活在众人目光中,或者大家期待下,可以摒弃很多社交,大部分时间用来看展览、听音乐、看书,对话自己。她不再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下,蒋方舟坚持书写日记,逐渐找到了最内核最真实的自己。在与市民分享的环节,她建议,每个年轻人,都需要有一段时间去脱离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脱离惯性轨道,带有一定的距离感去观照自己当下的生活。她坦然,没有完美的诗和远方,每一种生活都会有单调和重复,要学会接受自己生活的“碎屑”,去爱它,让它变得与众不同。
分享二:我们渴求沉静和定力的能力
“故宫修复文物的师傅身上的沉静和定力是我们所稀缺和向往。”《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书作者绿妖在羊城书展现场与市民交流。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国内大热,在此基础上,写作者绿妖再去故宫采访了12位修复师几十年的文物人生故事。绿妖认为,无论是纪录片还是书籍,都能得到大家的追捧,恰恰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我们被师傅身上的沉静和定力所打动,正是因为我们稀缺并且向往这种能力。
绿妖提出了之前火热的帖子:《月薪三万过不好一个孩子的暑假》,发现围观评论里,很多人表示认同,认为月薪三万无法过一个体面的生活。“但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体面的生活呢?”绿妖提出。其讲述,在这些文物修复师傅中,没有一个人拥有月薪三万的薪资,但是他们身上有定力,面对世界变幻岿然不动,不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如果缺乏了,那么就容易被世界的变幻所影响,处于一直在追赶、一直在焦虑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