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权威解读:“双一流”建设因何而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总的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即从建设基础出发,平稳开局,平稳过渡,平稳推进,不搞全体发动、推倒重来;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继承好已有建设成效,同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以改革为动力,既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
“双一流”不搞终身制
“‘双一流’不搞终身制。”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双一流”如何遴选认定?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何设A、B两类?
据介绍,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既要体现冲击一流的水平,也要与我国国情国力相适应;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也要与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平稳衔接。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
中山大学:1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上认识与把握。纵观国内外最好的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和开放式的办学特质,是一流大学的普遍规律。所谓的综合性,是指大学办学要覆盖大多数的学科门类。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参与国际竞争,若干学科是世界公认一流学科,才能称之为一流的大学。所谓的研究型,更为根本的是用科研创新的成果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所谓的开放式,核心是开放的思想、广阔的视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提升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为目标,地方合作以“三个输出”为抓手,目标要通过服务社会争取到资源支持。做实“研究型”。研究型大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教融合,核心的抓手是学科建设。根据ESI的最新统计,中山大学18个学科进入前1%,13个学科进入前5%。,2个学科进入前1%。。综合排位增长迅速,进一步缩小了与国内高校第一方阵的差距。
华南理工大学:五年新增五个ESI前1%学科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形成一批以理工科见长的学科高地,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顶尖人才,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培养了大批“三创型(创新、创业、创造)”高端人才,具备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的实力和优势。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新增了5个ESI前1%学科领域,涵盖学校所有理工类学科,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领域更是进入ESI前1%。,位居国际顶尖学科行列,是广东省唯一有3个进入前1%。学科的高校。学校现有全职院士10人,其中今年正式全职引进的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是国内仅有的10名中组部“顶尖千人”之一。
暨南大学:建交叉融合的生物医药学科群
此次暨南大学申报且入选一流学科的是“生物医药学科群”。该学科群主要涵盖生物学、药学和临床医学三个一级学科。以药学为核心建设学科,生物学为基础学科,临床医学为支撑学科,形成相互交叉、融合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围绕重大疾病的防治,以“疾病标志物与药物靶标发现(生物学)-药物研究关键技术和新药创制(药学)-临床研究和精准医疗(临床医学)”为主线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形成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学科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具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实力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华师“光信息物理学交叉学科”是以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4个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为基础,融合光学工程、生物光子学、光电子学、材料化学等优势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光学2002年入选国家重点学科,是目前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的光学国家重点学科;自主培养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杰出领军人才,该学科目前拥有包含5名院士在内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7名;2016年获批国家“111计划”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2017年获批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全球规模最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中医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建校基础和龙头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广中医表示,中医学进入“双一流”也是该校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希望能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校整体建设。该学科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临床研究条件独具优势。学校现有五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00万人次,相当于1/10广东省常住人口,年出院总量达18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