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2014年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消息一出,引起广泛热议。研究生“推免”不再限额,在很多人看来,增加了学生报考招生单位的自主权,“选择的机会更多了、空间更大了”。不过,人往高处走,不限额会不会加剧名校保研大战?
新政:“推免”建立统一平台
8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要求维护公平竞争的招生环境。今年起,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推荐阶段,招生单位不得与考生签订接收录取协议等等。
教育部建立了推免服务系统(网址:yz.chsi.com.cn/tm,开通日期待定),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所有推免生均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所有推荐高校和招生单位均应按规定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推荐及接收工作。
专家:竞争或更加激烈
新东方在线国内考试产品总监甘源表示,按照新规,先定保研名额,然后进行推免选拔接收。获得推免名额的学生,可跳出本校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而在此之前,确定了保本校之后,学生就不能再申请保外校。新规显然更加人性化、科学化。
不过,这一规定似乎又透露出一丝凉意:名校的推免生名额是否真的不做一点自我保护?一流院校的“嫡系部队”往往更青睐报送本校,很可能导致“自主择校权”形同虚设,报送外校尤其争取一流院校的竞争会空前激烈。
此外,推免生接收录取工作将于每年的10月25日前结束,而研究生报名多年来一直是以10月31日22点为截止日期。“这其中存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差,推免外校失败的考生有着足够的时间来报名其他院校。”甘源指出,这批原本具有外保资格的同学,必是考研“悍将”,其他学生升学难度必会增加。
学生观点:名校生支持 普通院校生忧虑
据了解,在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均具备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即保送研究生。
多数名牌大学以及重点大学的学生明确表示了对新政策的赞同,有学生认为,“保研就该自由化,不该用名额限制学生。”而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新政策意味着以推免生的身份进入好大学将会更难。华工大三学生王紫表示,成绩、综合素质都比较靠前的学生才能保研,但如果因为名额限制而让学生没有选择学校的自主权,这也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不过,也有学生表示,不设留校限额,就意味着保外校竞争更激烈了,尤其是国内顶尖级的名校,大家肯定会一窝蜂去申请。
广东某高校研究生院的刘老师坦言,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很希望留住本校的优秀学生,但是“人往高处走”,学生则希望进入更高层次的高校读研,因此,往年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抢夺”优秀生源,提前向外校优秀学生抛出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