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通向教育成功

新闻来源:名校网  发布时间:2014-11-17

学校自2004年开办以来,在“聚德汇智,养正育才”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积极进行了“成功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构了基于“成功教育”的学校文化,逐渐形成了与“成功教育”相适应的心理、阅读、科技、体艺四个模块的特色课程及多种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努力打造“成功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一)培育精神文化,让“成功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在成功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所谓成功教育就是:“尊重差异,关注发展,激励成功”。精心进行顶层设计,确立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口号。

(二)建设物态文化,让校园处处散发“成功教育”的气息。

以“成功教育”理念引领进行校园物态文化整体设计,师生、家长、往届校友参与设计,聘请教育、美术专家进行指导。例如:“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的醒目牌匾,教室里“成功从举手开始”的标语,楼厅内成人、成才、成功等系列字牌,橱窗里“成功之星”、“成功教师”的照片、事迹、作品、宣传画时时提醒师生主动地追求成功、自信地走向成功,形成了学校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环境。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构建成功教育的共同愿景。

党政工团形成合力打造“成功教育”组织文化:开展读书活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举办“汇教论坛”、“读书沙龙”活动。在学生中确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在老师中建立“有教无类”的教育情怀。

(四)以“心理、阅读、科技、体艺”四个模块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为师生搭建“天天进步,人人成功”的广阔舞台。

1.制定课程方案,以科研课题研究推进。

“呵护心灵 快乐成长”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专职心理老师和外聘心理专家讲课,开展科普性质的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主题班会课、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心理健康节等活动。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和参考教材并完善相应的评价标准。


 

阅读课程: 开设《经典教育》和《读书乐》课外阅读课程,把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学习能力进行统整,以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创新能力为目标。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考试评价中,通过课外阅读考级(十六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体艺课程:开设形体、击剑等课程,组建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街舞社、朗诵队,让合唱、舞蹈、器乐走进课堂。


 

聆听窗外的声音“科技教育课程:制定科技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方案内容涵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自我四个方面,小学部以”主题实践“、中学部以”课题研究“方式推进,主要突出“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等四大特点,让学生“独立”、“深刻”地经历、体验实践与研究的全过程,努力实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课程价值追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课型研究取得可喜进展,指导老师来自各个学科,采用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相结合方式,许多学生研究性学习习作在广州市各学科开放性作业考察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有项目。


 

   学校“心理”、“阅读”、“科技”、“体艺”四个模块特色课程均有在市区立项的科研课题。“以科技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课程”。

2.编写了校本教材以及课程资源包。

根据新课标规定学生的阅读量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学生各年级必背书目、必读书目、选读书目,编写了11册“读书乐”手册;编写《聆听窗外的声音——综合实践活动在汇景》的学生与教师指导用书2册;编写《呵护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和《形体训练教材》。此外,还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之旅——常态实施理论与实践》、《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地活动方案集》、《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集》等课程资源包。

3.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聘任专家相结合。

每门课程都有专门的任课教师。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为学生做科普讲座:比如美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参与研究者Donald•R.•Blake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王新明教授(家长),珠江学者华农大教授潘志华(家长)等。

4.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固定课时进课表。

每周1节阅读课,1节书法课,2节科技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1节形体课、1节击剑课程,隔周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器乐进课堂”活动。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拓展了活动时空。

科技教育特色项目:机器人、无线电测向、观鸟社、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

体艺特色:动漫社、街舞社、棋社、篮球社、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朗诵队、田径队、乒乓球队。

心理教育特色: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主题班会课、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等多种形式进行。

5.有专门的活动功能室。

学校设有分级阅读馆、书法室、心理教育活动中心、科技活动室、形体舞蹈训练室等专门的活动功能室。

6.有配套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量表。

(1)改变学生评价方式,鼓励个性发展。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口试与笔试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灵活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八星学生评选(学习领跑之星、环保科技之星、体育艺术之星……)。

(2)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关注个性特长。引入残差值的计算,关注进步率,对校内和区的残差均为正值的教师予以表彰(教学质量进步奖)。提供培训学习机会,让老师发展特长优势,使一批特色课程的优秀指导老师成长起来。

(五)依托独特的五山高校科研文化资源,建设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与周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了“大手拉小手走进科学”系列活动,让学生走进大学,走进科研院所,零距离接触科学家。内容包括观看科学家的故事影片、听科普讲座、参观实验室、写活动感想等。

(六)校园文化节活动推动。

3月:读书节;4月:红色广州行;6月:环保科技节;9月:运动会;10月:心理健康节;11月:英语节;12月:艺术节。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成效

(一)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天天进步,人人成功”的组织文化已然形成。

1.教师队伍茁壮成长,学校有1位全国特级教师,1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位省级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1位省级骨干教师,3位市级骨干教师,6位学科十佳教师。特色课程优秀指导老师脱颖而出。语文、化学、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组评为市优秀科组,是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

2.学生品学兼优,出现一大批中考各学科状元以及学科竞赛获奖者,在阅读、科技、体艺方面个性特长也得到发展。

(二)初步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成功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1.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做到班班有课题,人人有项目。

2.教师在特色课程中初步探索了与成功教育相适应的分层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分享教学模式。

3.《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红色广州”、《呵护心灵》等系列《迈向成功》特色课程架构已经形成。

(三)办学成绩显著。

中考成绩连续八年名列市区前茅,五年位居区常规办学第一名,年年获得区普通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科技教育与体艺活动特色鲜明,成绩优异。“以科技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为“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课程”;连续三次评为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促进奖;二次承办市机器人大赛;多次获得省市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市十佳观鸟社;经典诵读省一等奖;连年市中小学生合唱节一等奖;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初中组第一名……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按上级要求扎实开展,我们有信心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成功教育”特色学校,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位,用“成功教育”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拥有幸福完美的人生。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201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