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官湖学校董事长夏旭明:以教育为本质才能长久

新闻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26

图片

广州增城官湖学校董事长夏旭明。

夏旭明,广州增城官湖学校董事长,曾先后在武汉、广州两地民办学校工作十余年,25岁起做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擅长创建特色学校。近日,信息时报记者就如何办好民办教育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夏旭明认为,立足于自身发展,扮演好自身的色彩点的民办教育才是真正的“好教育”,民办教育要竖持公益为主。

民办教育要扮演好自身“色彩点”

信息时报:请结合民办学校谈谈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

夏旭明:对于民办教育,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十五年来,在我的整个血液中流淌的都是民办教育。从我当老师、当校长,到现在当办学人的整个过程一直都致力于民办教育,同时我也见证了中国从储备金教育发展到现在的整个过程。

在现在的多元文化色彩下,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民办教育恰恰能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平台与空间。从近几年可以看到,民办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所以我认为,那些解读好国家政策,立足于自身发展扮演好自身的色彩点的民办教育才是真正的“好教育”。在城市化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只要民办教育能够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身差异和个性教育,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信息时报:结合您三重变化的身份,谈谈民办教育投资环境有什么变化?

夏旭明:早期(90年代)投入民办教育的,投入比较小,收获比较大。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立法的规范,民办教育成了投入较大,回报较小的投资。我认为规规矩矩投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模式是健康的。实践证明早期那些投入小收效快的模式是很难持续发展的。民办学校一定要坚持以公益为主,以教育为本质才能长久。

“成功教育”树立孩子自信

信息时报:您说要做“差异教育“”个性教育”,官湖学校是具体怎样做的?

夏旭明:因为官湖学校处于新塘这个以汽车产业和牛仔服装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工业区,所以外来人口比较密集。我们的学生群体绝大多数是随父母过来的随迁子女。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自信心和归属感方面他们其实处于弱势状态。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研究确立了一个以“成功教育”为理念的办学特色。所谓“成功”不是告诉学生他们以后要成为大人物或企业家之类,而是我们要通过“成功教育”给学生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为了达到我们“成功教育”的教学目的,我们着力于从校园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行文文化和管理文化五个方面的建设配合学生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就是我们的课程文化,也就是我们学校特有的对成功人物进行鉴赏的校本课程。所谓“成功人物”既有历史人物,也有时代人物,更有学生身边的人物。我们通过这一系列课程将成功人物的多种形象灵活地展现给学生,树立他们心中的精神榜样。开设之后,效果很不错。有很多学生,都主动跑去告诉老师自己的感悟。

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帮扶也是纳入我们“成功教育”的特色教育体系中的。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和“教师心理辅导站”。在进行对学生的“成功教育”之前,我们甚至先成立了“成功教育研究委员会”,由50名家长代表和30名老师组成,以家长带动家长,老师带动老师的方式运行,让这两个群体先了解教育方式,然后再多管齐下地配合学校教育。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