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实习生 佘巧枝
教育之道乃教育的本真和规律,而教育之术更多的是方法和技巧。在现实中,“重术轻道”成为很多为师者无奈的选择。可是如果教育家没有道之坚守,那么用术则拙。广州市第四中学掌舵人陈秋兰恰恰是这样一位“卫道者”,在“道”的坚守之下,她对好教育的理解更为深邃:“好教育当是致力于许人以未来的教育,给予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力量的教育。”
“人”字的一撇连着学生的当下与学业,“人”字的一捺连接着学生的未来、品行与能力。 四中人坚信:好教育能赐予学生力量,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自强自立的人!
好教育: 赋予学生全面发展
12月3日,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表彰大会召开,广州市第四中学荣获一等奖。从老师到科组长、从教导处主任再到学校掌门人,年轻的女校长陈秋兰没有被教育的现实磨平棱角,依旧怀着宗教般的虔诚之心坚守教育的理想,相信教育的力量,用思想和行动践行着“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的教育信念。
“我们的教育应是致力于许人以未来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在当下给学生一个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提升成就未来完整而幸福人生的能力,使学生未来走得更好更远。所以,我们心中的好教育,是能赋予学生快速成长、全面发展力量的教育。”她说。
学习力:培养学习品质
走过四中的校园,“连续四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标语让人震撼。很难想象为国家最牛学府输送了这么多学生的学校如此低调。可是陈秋兰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渲染,似乎一切都是遵循教育之道下的水到渠成。“这是我们不光看重学生当下的成绩,而是更注重为他们的未来打基础,专注于学习力提升的结果。”她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光要肩负显性且有限的责任——帮助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更应该肩负隐性且无限的责任,那就是提升学生学习力,实现终生学习。
学习力,是这位无论衣着和思想都很潮的校长带领着四中教师团队做的一个“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关键词,学习力是学习型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四中教师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字’在必得”汉字听写大赛、数学“世界排名”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学业增值!
道德力:让学生懂得选择
陈校长在谈到“立德树人”这一主题时,目光坚定,“在成就未来的能力里,道德力是成功之力,是幸福之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经过家长、教师投票,学校确定了四中人共同信守的12个价值关键词:崇礼 、 尚美 、乐学、 健体、守纪、 惜时、 诚信 、感恩、自信、坚毅 、责任、创新。每月围绕1个主题开展价值教育活动。锐志论坛关注社会热点“扶还是不扶”;家长论坛关注“亲子沟通”;“……每年的12月是“尚美月”,“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质的,也是内在的、精神的。学校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每周之星评选、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我想,在四中学习的三年,这12个价值主题的教育活动会“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言行,为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奠定基础。”秋兰如是说。
规划力:人生规划培养信念
如果说教育之道是许学生一个未来,那么对于其未来的规划和目标便必不可少。“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对于目标和梦想的渴望!”四中今年开始在高一锐志班引入人生规划课程,了解自我,认识个人发展与人生规划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与生活环境探索与决定,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具前瞻性的人生态度与信念。
“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认识自己,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才更有前进的动力”,“很多人问我管着三个校区,工作这么忙这么累,为啥还要去考博士。其实,当你有梦想,有目标,再难也不会觉得苦。梦想与目标具有一种魔力推动着自己,不由自主地往前走:‘每天早晨唤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她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