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影响的国人,对于公务员这一职业有着诉说不尽的向往和想象。而身在此位的公务员们,似乎又有着欲说还休的苦衷与无奈。此种“围城”心态是如何形成的?又该怎样破解?
>>>现状
城外趋之若鹜,城内抱怨连连
自1994年始,被称为“国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走过20年,其热度持续不减。“国考热”之外,各地的公务员考试也是毕业生们竞相追逐的理想职业。每年全国有上百万青年加入公考大军,几千人挤破头去竞争一个岗位的新闻屡见不鲜,公务员令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前仆后继,甚至有考生为之连考多年。在一些考生“公考虐我千百遍,我待公考如初恋”的调侃和自嘲中,不难体味其对公务员这份职业的狂热。
然而,与火热的公务员报考相反,捧着“金饭碗”者直言“压力山大”,患上了“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的“新三高”,并有媒体调查称有六成基层公务员想过“辞职”。这种局外人趋之若鹜,局内人抱怨连连的冰火两重天,不禁让人想起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公务员,在人们印象中往往意味着“工作稳定、收入有保证、社会地位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公务员是“金饭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似乎年轻人只要进入公务员队伍,就像踏上了前景无限的“康庄大道”。然而,现实情况是众多青年基层公务员纷纷抱怨工作压力大、晋升竞争激烈、囊中颇为羞涩。据悉,普通公务员能晋升到省部级者,不足万分之四。对于绝大多数公务员来说,晋升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三四十岁还只是科级干部、甚至普通科员者,比比皆是。在待遇方面,一些低级别或不掌握实权的公务员(应该占公务员群体的大多数)工作确实很辛苦,经常“白加黑、 五加二”,级别低、实权少,隐形福利本就不多,加之八项规定持续加压,以往或多或少的一点福利也基本没了,预期收入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他们心理失衡、怨气增加。
>>>原因
“城内城外”信息不对称
公众对公务员的误解与公务员的沉默年轻人择业的求稳心态
“到底是需要真相,还是需要自己想要的真相”,这是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在很多人的“道德想象”里,公务员工作很轻松,收入很稳定,养老和医疗享受双轨制,孩子上学不用愁、家人看病有关系;有些人成天吃拿卡要,还有不少人一贪几百万几千万,潜伏着很多“房叔”、“表哥”……诚然,这里有着许多虚构成分,许多公务员工作很劳累,而且也得为柴米油盐烦恼,也与一套房子、一辆车子有着无限距离。问题的关键是,庭院深深,高墙耸立,公众并不知道真实的一切,他们只能根据道听途说,以及一些个案,去放大并且憧憬“无限风光在城内”。
城外的人对这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无限向往中夹杂着羡慕嫉妒恨,而城内的人却也有诸多无奈与苦衷,在发出公务员不好当的感慨时,得到的是更多批评指责,认为这是公务员新一轮“撒娇哭穷”。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学所所长杨宜勇来看,一方面是欲辞职的思潮,另一方面是公务员报考火热,这是由于在公务员队伍内和队伍外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公众对公务员的误解与公务员的沉默
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只有两种人,公务员和务工人员。多数人都是以“务工人员”的心态来看待公务员群体的,因为公务员被与特权阶层、强势群体、高收入阶层之类的符号划上了等号。在一些人们想象中,公务员是 “一杯茶一张报纸混一上午,喝喝酒打打牌晚上还要跳跳舞”。“烟酒基本靠送,工资基本不用”的主儿,因此当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提出公务员涨薪时,便陷入了一些公众 “逢公务员必反”的“中国式乱骂”。然而,公务员群体在舆论上其实是一个弱者,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很少真正听到来自他们的声音。此外,也不应笼统地把公务员当成一个全称判断使用,这个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分化,基层和上层、上海和青海、地震局和发改委的公务员之间的差别,比“公务员”和“务工人员”之间的差别大得多。
年轻人择业的求稳心态
古往今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对国人影响深刻,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清闲”“有保障”使得报考者趋之若鹜。全民“国考热”的背后,一方面在 “金饭碗”的诱惑下,毕业生对“编制”的盲目崇拜,一定程度上缺乏敢闯敢拼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折射了这样一部分现实:就业形势严峻、体制外工作缺乏保障、权利难以落实、缺乏足够的上升空间成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军公务员的重要驱动。若有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权利也能得到保障、执行,那么“国考热”就有可能“退烧”。
>>>建议
健全机制,加大相关事项公开力度
公务员考评晋升科学化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
公众对公务员产生的误解,实则源于不了解,应加大公开力度,还“公务员”以职业的本质。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应该更加健全完善公开、公示制度,畅通媒体宣传渠道,不仅把公务员的工作进行公开宣传报道,还应规范和公开公务员的所有收入,这里之所以用“收入”而不是“工资”的概念,是因为工资在明处,而其他许多福利待遇在暗处。目前仅从公务员工资条上的数字实际上很难完全反映公务员的真实收入,才会招致社会其他群体的猜疑和非议。因此,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和进一步延伸细化,应尽快将规范和公开公务员工资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的政策制定提到议事日程。将公务员各种收入和福利待遇摆在明处,便于社会监督,才能真正缓解社会公众的质疑和不满情绪,同时也才可能还公务员一个“清白”。
公务员考评晋升科学化
一方面,打破公务员晋升瓶颈,让工作认真、有所作为的基层公务员不再原地踏步,加大考核力度、选拔力度,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基层公务员也能等到有希望的未来,不再游走在晋升的边缘。另一方面,建立常态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并真正以机制性的安排和设置消除公务员队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慵懒散漫等不良现象,调动最广大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业积极性,使得公务员队伍在新陈代谢中保持活力。唯有如此,才能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公务员们才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职责。
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
公务员只是一份平凡普通的职业,它既不神秘,也不隐晦,我们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待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不能把贪腐分子和所有的公务员划为一体,更不能把公务员与群众隔离开来。另外,在多元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和价值选择。毕业生应结合个人性格、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做好职业规划,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社会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现如今网站各大论坛抱怨职业的帖子层出不穷,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被吐槽”,就如看似轻松的教师,实则面临繁杂的课程、成堆的待批作业、不堪重负的考核。作为基层公务员,面对“看起来很美,干起来很累”职业围城的纠结心态,与其干一行、怨一行,倒不如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理想,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把工作做好,在辛苦中寻中乐趣,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成就感与个人价值的实现。